官网首页 | 加入收藏 移动电话:17180088880 | QQ咨询:3011582422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麻将起源于何时?那个国家?

麻将起源于何时?那个国家?

2021/10/21 16:24:12

麻将原称“麻雀”也有称做“马吊”其实“马吊”二字在江浙一带的口语发音和麻雀”几乎是一样的,中华民国初年,麻将由大陆传入台湾,慢慢的从广东的十三张,演变成台湾的十六张玩法。目前现在世界上流行麻将的地区,包括日本,香港,欧美等地,几乎都是以十三张麻将为主流,或许是因为十六张麻将在打牌的过程,胡牌的限制上比十三张麻将简单,所以目前在台湾地区还是以十六张麻将为主流。 一般而言,十三张麻将在做舍牌的动作时,必须将牌依照顺序放置在自己的前方牌(海底)前,而在进行碰牌时,还必须将碰牌横置于特定的方向,表示这张牌是碰的。这些规则原始的用意是让打牌的每一位FANS,都可以清楚局中的关系,另外和牌的番数讲究就是胡牌的牌型不能小于若干番的限制,所以在牌局中做牌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十三张的高手在牌桌上的胜率在八成上并不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各地根据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麻将的规则也很不统一,进而又产生出各地不同的玩法,如北京麻将,上海麻将,四川麻将,东北麻将以及十六张玩法的台湾麻将等,都以推倒和为主,加以七对子,清一色,一条龙等加番牌型。就推倒和玩法来说,可谓“技一运九”而失去了原有麻将的做牌古风. 麻将,也称之为“麻雀”或“雀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正宗的国粹。打麻将是我国国粹中最普及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昌乐县)有个叫张遂的人,自幼聪明过人,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叫一行。一行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杰出贡献。公元722年前后,一行和尚曾编制一套供人娱乐用的纸牌。“纸牌”规格为:宽3.5cm,长15cm,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种牌。麻将万、索、筒,本身是古代货币量的概念,筒即是铜钿(外形圆中间一个四方孔的铜质材料所制),一百铜钿相串而成一索、一万即一万个铜钿,即一百个索之和。由于纸牌拿在手中不方便,且难以理顺;在娱乐过程中对看来讲更是个障碍,故如何克服其缺陷成了当务之急。实际经验给予人们以启发,应以硬质的东西来代替纸牌。于是,纸牌的图案被刻于竹片或骨料之上,新的硬质牌出现了,从此“纸牌”这一称谓便销声匿迹了。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制牌材料逐渐由原来的竹片、骨料,直到发展成为今天的硬塑料与有机玻璃。麻将是我国历来在娱乐场中的一个传统节目,娱乐者在其过程中必须“眼观四方耳顾八面”,采用守已顾彼,灵活机动的战术。打麻将的益处很多,对老年孤独症,对某些慢性疾病,对调节神经紧张等都有缓解作用。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论语·阳货》)。这就是说“博弈”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惶惶不可终日要好的多。特别对于老年人,体力和脑力都逐渐衰退,疾病增多,不免有日薄西山之叹,孤独忧郁之感,虽可养花钓鱼,聊以自慰,总会觉得缺少什么。忧郁之情常有这对身心健康无疑是很有害的。如果几十个人聚在一起适当打打麻将,换言笑语,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悠闲自得地玩玩麻将,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故盛传至今不衰,且广泛流传欧洲、东南亚地区,日本更为盛行。关于麻将的起源,多数含含糊糊,未见有令人信服的史实。麻将从何而来? 各种麻将起源说 曾在一本《麻将秘诀》的序言中读到这样一种说法:麻将是从马吊牌发展而来的,只是如何演变,如何发展,就语焉不详,使人对此说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至于麻将出现的年代,有说清代,有说明代,也有说可以追溯到宋代,甚至唐代。但多数认为应该在明代,还有人考证出明太祖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就是麻将的老祖宗“马吊”的起源。 笔者曾在浙江宁波见过有个麻将陈列馆,该馆认为麻将系宁波人陈鱼门在清代道光年间发明的,约有两百年历史,这算是麻将起源的一说。 不过另有一说:认为麻将的发源地乃江苏太仓,此说法言之凿凿,似乎更有说服力。现录此备考,以飨读者。 首先从“搓麻将”三字来说,都与太仓方言有关。太仓方言中,把“雀”称作“将”;“麻雀”叫“麻将”。太仓历史名镇双凤有一种传统土特产“麻雀蛋”,但太仓老百姓习惯上都叫“双凤麻将蛋”,尽管包装袋上印的是“双凤麻雀蛋”。 另外,太仓人把洗衣服的动作称之为“搓”。常听大人对小孩说:“衣服搓搓干净”。还有,洗衣板太仓人叫“搓衣板”,可见“搓”是太仓人常用的口语之一。“搓”字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就是“洗”。“搓麻将”就是由洗牌叫出来的;“打麻将”是打麻雀、捕麻雀叫出来的。 和“打麻雀”有关联 “打麻将”是打麻雀、捕麻雀叫出来的?相关史料记载,两者之间还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载海上漕运始于太仓,而太仓因此成了漕运港,是皇家的粮仓,城市很快便兴盛起来了。由于粮仓规模很大,粮仓常要翻晒粮食,所以最怕麻雀来偷吃。古代没有农药,没有气枪,所以麻雀为患。可以想像,等粮食一晒出来,必有成群结队、成千上万的麻雀黑压压飞下来饱餐一顿。 因此打麻雀成了守粮库兵士必不可少的大事。主管粮仓的仓官就要求守护粮仓的士兵想方设法多打麻雀。为起到鼓励、刺激士兵打麻雀的积极性,当官的定出奖励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制作了一种或竹或木的筹子,凡打中十只麻雀可换取一枚筹子。这筹子属代价券一类,平时不流通,不过到年底可凭筹子兑换成钱款,就像以前农村中的记工分,到年底再分红,性质是一样的。 那些守护粮仓的士兵多数无家无眷,不值班时也没啥地方可去,那时又无多少娱乐活动,闲着多难受,为打发那长长的寂寞,于是就玩玩博弈的游戏,粮库条件有限,就因陋就简,在地上画些格子,用小石块来充当棋子,这种游戏自然是有输赢的。兵士们平时没钱,咋办?就用打麻雀奖来的筹子代之。如今麻将中的一万、两万就是筹子的价钱。这种土麻将后来传到了社会上,经不断改进、演化,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麻将。 如果仔细考证一番的话,可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即麻将中的牌,以及搓麻将的一些术语几乎都与打麻雀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嘛。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细解“麻雀”与“麻将” 譬如一筒、两筒,就是指火枪,或者叫猎枪。筒就是枪管,一筒就是一支枪,两筒就是两支枪。因为古代的火枪其枪膛内无来复线,准头有限,要想瞄得准打得准,必须善辨风向,故而与东西南北风扯上了关系。因为麻雀之患并非季节性的,一年之中天天要打的,故而出现了春夏秋冬的牌。三点一线瞄准了,扳机一扣,就“砰”的一声,这“砰”乃象声字,即如今搓麻将中的“碰”,故“碰”须三只一样的牌,与三点一线不无关系。若一枪打中,这麻雀就会出血,出血就是“红中”;若打不中,放了空枪,就是“白板”。如果打到的全是麻雀,谓之“清一色”,如果杂有其他鸟雀,即成了“混一色”…… 打到了麻雀只要上交麻雀脚即成,就像现今灭四害时逮到老鼠,只须上交老鼠尾巴是一样的。通常十只麻雀的脚扎成一束。一束麻雀脚就可到仓官那里换取一枚筹子,这就有了“束”的概念。到年底,拿筹子兑换成银钱,就是所谓“发财”。 守粮仓的兵士中不少并非是太仓当地人,北方人常利用鹰隼来驱赶或捕捉鸟类猎物。我们南方人常称鹰为鹞子,而北方人通常叫鹘。有了鹘,必能逮到麻雀,或者说鹘一出现,胜券也就在握了,因此“和”就成了赢的代名词。实际上,麻将中的“和”是从“鹘”讹化过来的。太仓人发音前鼻音、后鼻音一般分不清,王、黄不辨,和、鹘就更难分了。 从以上的例证看,麻将起源太仓应该说是持之有故的,是比较能站得住脚的一家之言。 何不建个“麻将馆” “麻将起源太仓说”其实并不是新说,1990年年初,香港《明报》便登文说是“麻将起源太仓”;此外,华玲也曾撰写《打麻将起源于捕雀》,也是持“麻将起源太仓说”。再后来,笔者又读到了苏州老作家老谷持同类观点的文章,其文章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这更使我确信“麻将起源太仓说”,并非空穴来风。 1999年4月,日本的野口恭一郎在东京郊区的千叶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麻将博物馆。而我国的浙江宁波也建造了麻将陈列馆,参观者甚众。其实,太仓更有理由建造麻将博物馆,这必定会吸引很多游客。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朝阳区永安里CBD国际大厦
手机:17180088880(微信同号)
邮箱:3011582422@qq.com
关注战神麻将机